专家观点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观点
【专家观点】黄张凯教授:数字化金融时代的头部玩家可能是非传统金融巨头


对话现场


Q1 从学界来看,2020年我们会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创新发生?

黄张凯:如果要看一个时间点的话,我个人认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段时间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的要发行我们央行自己的数字货币,就要看这个有多快多顺利。我们知道区块链不光是互联网、是信息传导,区块链是价值传导,所以它天然和金融有密切关系。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的很多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在如何运用区块链技术让它落地,做了市场很多前沿的探索。目前大家自然而然想到的是改造供应链金融以及跨境贸易和跨境支付。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我们知道核心企业比如苹果,它的信誉很高,他向一个生产商采购10亿美元的零部件,但生产商的信誉显然不会像苹果那么好,但传统的供应链金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拿到苹果的应付账款找商业银行给他做供应链金融。但问题是你要这个生产商再向他的供货商继续采购的话,苹果的信誉就很难再一级二级三级这样延续下去。现在很多商业银行他们想的是如果在用区块链系统把苹果的十亿美元转化成数字资产,一笔一笔可以分拆,不可篡改,一直延续下去,可以延续更长,比较好地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另外一个商业银行在探索的,比较常想到的是跨境贸易和跨境支付。如果我们在整个交易链当中引入区块链,就可以做到类似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手数据代码一手交钱这样,这样可以迅速地加快整个流程,减少成本,而且很大程度上消灭你的对手风险,防止金融欺诈。

但这些东西在区块链技术上并不难,难的是在落地。大家想如果银行干什么事情,比如我是银行,我希望把我的客户全部纳入我的区块链系统中来,不可避免的我要发一个数字凭证,这个有一点点像数字货币。如果银行要这么干,难点在于:第一,银行作为正规合规的商业金融系统它一定要合规,它是不能做类似于发币这样的事情的。第二,即使他这么做,中国有那么多银行,你能想象在数字世界中出现几百种货币吗?这对于整个金融的稳定可能是比较大的冲击,而且不能很好的解决各个交易的激励的问题。

这样的情况下,比如Facebook想要推自己的货币,它野心非常大。我们央行事实上在这方面已经做了非常深入的好几年的探索,我们政治局还为此专门做组织学习。现在国家队出场了,一下子解决了我们讲的落地的问题。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整个央行做背书的数字货币的基础上,可以很好地把我刚才讲的用区块链系统把整个交易链条数字化,这个数字代码就是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我们拓展到国际贸易、跨境贸易融资,大家可以想象这对我们的进出口贸易,对我们的人民币国际化,事实上都是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这个推行当中,我们事实上没有任何一国政府有过先例,肯定要慢慢展开。

我们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很有可能要取代一部分M0的功能,央行发行货币是双重架构,借助于商业银行,使整个资金链条得到很大的重塑。这个变革如果发生了可能会非常快。而且这个是真正意义上服务于我们实体经济,和实体经济联系比较紧密的一部分。

第二点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预测一下这样的变革如果顺利发生,谁是中间的头部玩家?我们回顾过去十年互联网时代,事实上最大的赢家不是传统金融机构,比如我们中国肯定是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等,大型机构对于颠覆性的创新要做是很难的。接下来的十年很有可能是金融数字化的十年,在这个大变革当中,谁能够成为头部玩家,成为数字化金融时代的蚂蚁金服?不见得是我们传统的大型金融机构,虽然他们有这个敏锐的意识。

在数字化改造的过程中,不管从服务、从技术,事实上是整个产业链在重构,留下了大量的机会。并不是说我是单纯的技术公司,我是单纯的别的公司,我就不能够参与到银行的数字化改革中去。银行这么做需要专业化,他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技术性的事情或者说相当于服务型的事情肯定有大量的公司配合,这跟我们在过去十年的互联网时代大家已经看到了。所以整个过程中,头部玩家我们现在不能预测下一个蚂蚁金服会是谁,但是它有可能不是传统的金融巨头。第二,它一定是和传统的金融巨头密切合作,在空白当中寻找自己的机会。

我认为如果说2020年或者明年开始,金融界的数字化开始过程中,第一是对我们传统的金融,尤其为企业提供融资的这部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扎扎实实的部分肯定会有很大的革新。第二,在革新当中肯定会有很多的商业机会。






Q3 请给自己的2020年提个简短的建议,可以是对自己的提醒和激励,也可以是对自己的告诫,甚至是对团队的鞭策。

黄张凯:我想说不管我们搞什么创新,尤其是金融机构搞的创新,还是要落到为实体经济服务这点上。最终是只有给实体经济带来好处,不管是企业,还是消费者,才会最终胜出,金融机构眼光要放长远。

Q4 如果人民币数字货币发行之后,在管理规定上或者架构设计上,能否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人民币在全球的流动性比较受限的情况,从而服务于全球创业资源的流动?

黄张凯:实际上有两个问题,第一是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化货币对人民币的全球化有什么影响。肯定有比较大的正面影响。我相信这也是我们国家在考虑推动人民币数字化的时候一个比较重要的考量的一部分。还是服务于国家整体的外汇政策和货币政策。

你刚刚讲的第二部分问题,可能比较敏感。如果企业自己去发Token,央行将来会不会对这个有所突破。我的理解就是我们最近这一波政治局学习区块链,包括央行说要加快数字化货币的发行,他可能没有想到要发Token,第一波央行的发行权肯定是在人民银行手里。包括我们现在这么多货币,历史上很多是商业银行自己发货币,但现在的金融体系一定是主权行为。所以我觉得数字货币也不会例外。突破在哪里呢?有可能双重结构,到下面配套的商业银行手里,商行有没有依附在央行的数字货币之上产生一些类似于衍生品这样的金融创新。它背后的实质还是来源于人民银行央行的主权信用,我觉得这个是有可能的。但是我不认为ICO这个可以放开。事实上前两天上海市人民政府又发了一道文,就是对于不光是自己去发币,哪怕是境内替境外的ICO宣传,都是严格禁止的。我相信这个口是不会开的。